首页 > 教学科研 > 教学研究

鲁迅诗别解——梁玉民

来源: 影视学院 添加时间: 2013年1月12日

灵台无计逃神矢,风雨如磐暗故园。
     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轩辕。

    给鲁迅先生文章作注解很困难,给鲁迅先生诗作注解就更加困难。就这一点而言,当事人尚且望文生义不得甚解,如我辈这些晚生之人,人云亦云甚至鲁鱼亥豕,自在情理之中。
     《自题小像》是我比较早地背诵过的鲁迅先生的诗,一晃大约有45年了。我在教学的时候又讲过它,恐怕少说也经历有两三种版本的教材。背诵是不困难的,就跟背诵其他唐诗宋词一样,记住就完了,至于意思、意境等等都可以忽略。而教学就不行,不仅这些都得清楚明白,而且有时候有同志起来提出异议,你还须自圆其说。所以备课就格外周详。因此,那时所能够看到的教参、研究成果几乎都看到了。尽管如此,也还是“挡不住三句问”。比如,一个老师就问说:“一首诗四句话,每句话都指代祖国,那还有诗意吗?一个伟大的文学家会是这样构思的吗?”我当时是如何把他回绝的,我已经记不住了,而职业的责任感却叫我把他的提问一直作为问题来加以思考。这迫使我把鲁迅先生读完,把鲁迅先生的诗读完,把相关资料随时收集起来,把自己的思考一次次地树立起来又推翻,慢慢地再理出头绪来。
     书归正转。
     到目前为止,有关《自题小像》的注释等问题大致包括了以下这样的几个方面,我以问对的形式把它们写在下面:
    一、《自题小像》是什么时候写的?
    1931年鲁迅先生重新书写了《自题小像》这首诗,他自己说是他21岁时写的。“二十一岁时作,五十一岁时写之,时辛未二月六日也。”据此可知写作时间是在1901年。
    二、《自题小像》是什么时候发表的?
    从广义的角度说,抄写出来给别人看,就可以算作发表了。《自题小像》是1902年鲁迅先生东渡日本,1903年在日本剪辫留照题写在照片背后,赠给许寿裳的。这时他已经23岁。那么,从写到赠已经相隔两个年头。这说明《自题小像》是在国内,即在还没有被派出留洋考察之前就已经写就了。
   三、是谁最早解释《自题小像》的?
    这一点没有疑问,是鲁迅先生的好友诗的受赠者许寿裳。他在《怀旧》中说:“首句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,次写遥望故国风雨飘摇之状;三叙同胞未醒,不胜寂寞之感;末了直抒怀抱,是一句毕生实践的格言。”这是当事人的理解。此后的串讲基本一仍旧贯。
    四、对《自题小像》的注释,哪些地方有所不同?
    到目前,注释,不是许寿裳的串讲;相同的是第二、三、四句,一直没有什么争议。第二句“故园”,第三、四句“荃”和“轩辕”都代指祖国。鲁迅全集、鲁迅诗文鉴赏辞典、一百首爱国诗词等,这些比较权威的注释都是相同的,甚至就连出处也都基本相同。
     有不同的是第一句,这有两种解释。一种是把“灵台”理解为“周之台名”,指代祖国;把“神矢”理解为“清之武功”,大意是故国为清所入主。这一说,不久就自消自灭。另一种就是大家目前公认的,把“灵台”解释为心、心灵,把“神矢”理解为丘比特之箭,大意是比喻作者逃离不了对祖国的爱,或者逃离不了接受救国之先进思想。这样就形成了我开头所说的“四个句子都指代祖国”的疑问。
     五、除了“四个句子都指代祖国”的疑问,对《自题小像》还有什么疑问?
     主要是写作时间的问题。鲁迅全集在索引卷“著译年表”中没有在1901年二十一岁条把《自题小像》列入年表,而是在1903年二十三岁条把《自题小像》列入年表:题七绝诗(灵台无计逃神矢)一首于“断发照”后,增许寿裳。
     在写作时间上,鲁迅全集索引卷“著译年表”编撰者没有依照作者本人的确认,而是按照读者他人即许寿裳的提供,把写作时间后延了两年。
     其实,就同一首诗而言,早已经写就后来才为人题写的事实司空见惯。《自题小像》的写作时间和赠许寿裳题照的时间,并非一致。这个事实,全集索引卷“著译年表”应该予以修正。
     把写作时间后延,有两个问题,一是很容易让人把诗意与“断发照”的背景联系起来,可能“拔高”;一是为许寿裳的串讲所苑囿。按照作者本人确认的写作时间,许寿裳的串讲首句“说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”,就不能够成立,尚未留学外邦,何来“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”?即使是诗面上有此意,那也是一种会合。“留学外邦所受刺激之深”的事实是有的,但那是后来到仙台学医的事情,这时还在弘文学院,1904年4月才结业;9月才入仙台医学专科学校。这一点是作者本人在《呐喊》自序里已经明明白白的写着,后人在鲁迅先生成名后却把先前的事实也合为一谈了。
     六、除了以上注释,对《自题小像》的理解还能不能有别的思路?
     从目前的情形看,事情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,许多知情人,多已不在,加上一些出于“炒作”研究风气的盛行,老老实实重新为《自题小像》作注释的可能性已经不大。那么,在此注释的基础上,还有没有一个新的视角,可以用来发前人之所未发,给疑问者以一个合情合理的诠释?
     我尝试了两个思路:一是可以进行比较研究,一是可以进行句法、语感的研究。这也可以叫深入研究。
     七、《自题小像》与谁的诗进行比较最合适?
     比较的原则有两个,一个是相近的时期,一个是相近的风格,这样就具有了可比性。我在选择过程中发现,裴多菲的《生命诚可贵》是最合适的。先把这两首诗登录在下面:
     
     
生命诚可贵,       灵台无计逃神矢,
爱情价更高。       风雨如磐暗故园。
若为自由故,       寄意寒星荃不察,
二者皆可抛。       我以我血荐轩辕。
 
     先看看表达方式。裴多菲的《生命诚可贵》是把爱情和生命浑言之,鲁迅先生的《自题小像》则是把爱情和生命析言之;这是不同点。为了实现理想,爱情和生命两者都可以献出,这是相同点。一个在说,爱情和生命确实是可贵的,但为了自由,两者都可以抛弃。一个在说,尽管逃脱不了爱情,但不能陷其中,因为我的祖国还水深火热;我用什么来叫人相信我的誓言?用我献身祖国的行动。
     按照这样的推理,我尝试翻译了鲁迅先生的《自题小像》:

    我最终还是与常人一样地掉进了这爱河之中,
    可想到我那灾难深重的故国我想我绝对不能!
    即便是我所爱之人不能理解我的高远和冷漠,
    我终会有一天以我为我故国的献身作出明证。
     
    这样婉曲的表述似乎更加接近了鲁迅先生《自题小像》的原创精神,同时契合了“灵台”“神矢”注释的本意,“荃”以香草喻“美”是顺理成章的事情,也不用格外绕弯子。至于说到这个所爱的“美”是谁,那对于研究诗歌的人来说,并无须肩负这个烦琐考证的责任,已经完成任务了。换句话说,我们只是把《自题小像》完全作为一首普通的诗来鉴赏来阅读的,回归了诗的本原。
    重要的问题在下面:
    鲁迅先生在1907年的《摩罗诗力说》九个章节中用了一个章节的篇幅来盛赞裴多菲,“若匈加利当沉默蜷伏之顷,则兴者有裴彖飞”,语言气势激扬,可以说崇尚至极。1933年在《为了忘却的记念》中又饱含深情地引用了裴多菲的《生命诚可贵》,同时回忆了白莽所借的有关裴多菲的两本书,即传和诗集落在捕房里的遗憾。最为重要的信息是他在此还写下了这样的一句话:“不过,在我是一种宝贝,因为这是三十年前,正当我热爱彼得斐的时候,特地托丸善书店从德国买来的,那时还恐怕因为书极便宜,店员不肯经手,开口时非常惴惴。后来大抵带在身边”。30年前就是1903年前,那差不多就是《自题小像》的最初写作时间1901年。倘若说,鲁迅先生是受到了裴多菲的影响而写下这样的一首 《自题小像》也并非为过,并非矫情;因为我们目前还不能够得到比这更加有力的左证,可以推翻这个影响,而另辟蹊径。
    即使是裴多菲的《生命诚可贵》比鲁迅先生《自题小像》晚出晚见,那也可以看成是两位伟大文学家所见略同,在意境设计上异曲同工。事实证明,作为大家,异国的裴多菲和本国的鲁迅先生,他们都把那诗当作了“毕生实践的格言”,这一点又是相同的。   
    鲁迅先生,在人生经历过程中,26岁那年,是母亲叫他回国与原配结婚,他说,这是母亲给我的一个礼物。46岁那年与许广平相知,他说“我要爱”。鲁迅先生一直是勇于“割爱”和敢于“爱”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。这样理解他的《自题小像》也是完全符合他本人的性格和诗所塑造的主人公形象特征的。
    八、《自题小像》在句法、语感上还可以进行怎样的研究?
    诗无达诂,诗有法则。这个法则即句法、语感,也是载体,也是规律。《自题小像》4个句子是这样的一个组合关系:

     ①┃┃②┃③┃┃④
       转折 递进 假设

    用语言来表示就是:虽然我掉进爱河,但为了我水深火热的故国,我决定自拔;即使我所爱之人一时还不能理解我,那我一定会以我献身祖国的行动来加以证明。
    这样解释就比把第一、第三两句都看作“祖国”更顺畅,更合乎逻辑。
   语感是什么?就是诗读千遍,其意自见。在经过粗读、细读和品读等等这些诵读的环节之后,对于《自题小像》,我们的头脑就会感到一种境界,感到一种共鸣,那就是跟“起看星斗正阑干”,跟“但见奔星劲有声”十分相近的,一个诗人对祖国前途命运思考、忧虑和坚定不移的形象。而这个坚定不移的形象里还始终带着对一己的解剖和批判,即他恰到好处地处理了“爱情”和"爱国"——“灵台无计逃神矢”和“我以我血荐轩辕”——的关系,而且后者又成为了他“毕生实践的格言”。

浏览量:1960